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主动支持配合审计工作,依法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认真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深入研究和采纳审计提出的建议,完善各领域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则。
国家审计是政府重要组成部门,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审计监督就是经济体检,既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新时期审计发挥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作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国家审计功能的最新定位和要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特别是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审计监督功能作用的精准定位。而充分发挥审计经济体检作用的关键是审计结果是否得到有效运用,审计查出的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审计结果运用的水平和质量是审计监督作用发挥程度的重要体现,国家审计机关不仅要发现问题、提出审计建议,更要推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促进审计结果的运用。
为全面落实审计整改工作责任,强化审计整改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提高审计整改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增强白山市各单位(部门)的审计整改意识,建立健全审计整改机制,巩固和扩大审计成果,白山市多举措推进审计整改工作,使白山市2020年审计整改率接近100%。笔者以吉林省白山市审计工作为例,将审计整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促进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白山市审计整改工作经验呈现的特点
(一)领导重视是审计整改落实到位的坚强保障
白山市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市委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共白山市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规则》、《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中共白山市委审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市委第三次审计委员会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一是将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纳入被审计单位绩效考核内容;二是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干部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对整改落实不力的移交纪委监委追责问责处理。白山市审计局严格按照审计法及国家审计准则开展工作,该局领导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研究出台了《白山市审计局审计整改工作制度》,制定了《审计整改考评细则》并多次召开专题党组会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审计整改工作的督促检查,为审计整改落实到位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提升审计质量是促进审计整改落实到位的重要基础
高质量的审计结果是审计充分有效运用的前提和基础。为提升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白山市审计局推出了“26641”工程,即持续开展“审计质量提升年”和“审计整改服务年”两年活动,推动审计质量和审计整改双提高;围绕政治型、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团结型、廉洁型“六型机关”建设,对标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审计质量,查摆短板、抓实整改,切实把学习研讨成果转化为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围绕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作风、比业绩、比能力“三亮三比”主题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审计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实现干部提神、工作提速、服务提质、管理提效“四个提升”目标。努力通过专项活动突出优势“锻长板”、整改落实“补短板”,打造一支审计铁军队伍,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教育引导全市审计人员转观念、补短板、改作风、提质效,扎实做好各项审计工作。市审计局局长张建波同志注重审计质量的提升,多次在党组会、全体大会等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市审计干部加大力气提升审计质量。全市各级审计机关的审理机构能够充分发挥审理作用,从提高审计质量入手,着重抓影响审计质量的程序性、关键性、实质性问题,审计意见基本得到落实,同时还针对审理发现的问题,定期进行集中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三)提高政治站位是审计整改落实到位的思想依据
聚焦审计整改,做好审计工作下半篇工作。2018年7月开始,白山市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审计发现违纪问题整改“回头看”活动,督促落实审计决定,实行了“谁审计谁负责”工作制,收到较好效果。2019年至2020年对当年审计项目进行汇总整理,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市领导的认可。2020年,根据市委第三次审计委员会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要求,将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纳入被审计单位绩效考核内容,并制定了《审计整改工作考核细则》,包括考评对象、考评范围和考评细则。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干部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整改落实不力的移交纪委监委追责问责处理。
(四)多措并举打好审计整改“组合拳”是审计整改的关键
一是政府主要领导重视,有效推动审计整改工作。在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政府主要领导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审计整改工作落地落实,真正发挥审计推进工作、规范工作的作用,并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落实审计整改工作责任制,被审计的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审计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二是要完善审计整改对账销号机制,对整改不彻底,甚至拒绝整改的给予严肃处理;三是要组织开展审计“回头看”,要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四是要强化审计整改成果运用。要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将审计查出的问题和整改情况纳入被审计单位绩效考核内容;五是要完善审计整改追责问责机制。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职分工和干部管理权限,对审计反映的问题或移送事项依规依纪依法作出处理,对违纪违法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对整改措施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进行严肃处理,真正发挥审计反腐利剑作用。
二是审计机关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白山市审计局党组始终把审计整改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修订了《审计整改工作制度》,明确审计整改科牵头,各审计组是检查、督促审计整改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实行审计整改工作报告制度,定期调度整改情况,形成全局抓审计整改的强烈意识和行动自觉。
三是建立边审计边整改,帮助被审计单位整改到位。审计机关对审计发现问题较为容易整改的,主动帮助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逐一剖析、逐一研究措施、逐一进行整改,做到边审计边整改。
四是召开政府专题会议,压实整改责任。常务副市长张习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市直部门、县(市、区)人民政府逐条逐项分解问题,并落实了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层层传导压力,落实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
(五)审计结果运用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防范和化解了重大问题和风险,完善了制度体制和内控措施,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了审计结果的转化提升,充分发挥了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和“治已病,防未病”的重要作用。2018年以来,白山市先后两次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下发审计整改通知单。使各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整改期限内能够主动研究审计整改工作,调度审计整改情况,主动与审计机关衔接、报告整改落实情况,使审计整改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二、推动审计结果运用、促进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 主动争取领导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领导重视是促进审计整改的重要推动力,是审计整改落实到位的坚强保障,主要领导对审计工作越是重视和支持,越有利于树立审计结果的权威性,营造良好的审计结果运用环境,直接推动审计结果的运用取得实效。审计机关应当主动争取组织领导层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高度重视,营造审计结果运用的良好环境。一是领导重视,营造良好的整改环境。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多数同属于政府部门,由同一行政首长负责,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由行政首长召集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即便于沟通、协调,又便于促进审计整改到位;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形成促进整改的合力。审计整改不单是审计部门的工作,也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审计机关与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打好“组合拳”,形成有利于审计整改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落实法律赋予审计的权利,增强审计监督的权威
一是审计法赋予审计部门法定职权,审计部门要予以充分运用,对于审计发现问题应当定期向本级主要党政领导报告,对于不重视整改、故意拖延的单位,应采取在一定时期内跟踪审计、下发审计整改通知单等方式督促其整改。
二是要将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作为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绩效的重要内容,对情节严重的部门和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要把干部选拔任用与审计整改的情况结合起来,切实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
(三)审计机关建立定期整改督促机制
一是审计机关应定期将整改情况向党政主要领导报告,并适时开展部门联席会议通报审计整改情况。强化审计机关及纪检监察、检察、税务、公安、法院等部门的信息共享,逐步建立各司其职、联系畅通、处理及时的整改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整改监督合力,推进整改落实。
二是审计机关应建立问题清单及整改台账,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动态管理,对已整改到位的及时对账销号,对已到整改时限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要督促提醒被审计单位,多次提醒仍未整改的,应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四)加大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力度
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制度,加大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力度,通过向党政主要领导报告并借助媒体的影响力,促被审计单位积极整改、维护其声誉。通过宣传报道审计整改工作典型,公开曝光拒不整改或屡审屡犯、屡禁不止的部门和单位,使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有效结合,大力提升审计整改效果。
(五)审计机关应帮助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
审计机关应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帮助被审计单位制定能有效提高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且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执行的整改措施。对审计发现问题较为容易整改的,帮助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逐一剖析、逐一研究措施、逐一进行整改,做到边审计边整改。
白山市审计局 汪波